最近文章更新
- 1966年生产的广州 珠江 SB6-2型 ..
- HD6870/6850全面评测,让你大饱眼..
- 百万现金刚入门 中国7大奢华私人..
- 罕见4G希捷酷鱼系类万转SCSI服务..
- IBM 6x86MX PR333 CPU
- 采用MC68000 CPU的进口老计算机主..
- 1989年IBM-XT机软驱
- BC3型饱和标准电池拆解
- JUKO ST
- Kingston 品牌的CPU
- YAMAHA 719
- intel 30线 内存条
- intel mmx cpu和主板
- 首款xHCI 1.0正式版标准USB 3.0控..
- 《极品飞车:地下狂飙》纹理MOD视..
- USB接口加扩展子卡:影驰神秘GTX..
- 阿里巴巴将发布浏览器 核心不是W..
- 黄仁勋大秀NVIDIA LOGO纹身
- Google Earth上的奇特卫星图片
- 开火!讯景限量版HD 5970详细测试..
相关文章链接
本类文章排行
- 没有光驱也一样安装Windows 7系统..
- 挖掘Windows7隐藏屏保 将桌面变得..
- Windows 7 NVIDIA Edition 2010 ..
- 使用Windows7 BitLocker加密功能
- Windows 7防毒理念之“纵深防御”..
- XP系统开始菜单的右键被禁止的修..
- Windows7系统速度慢 或是颜色校正..
- 挖Windows 7潜能 解IE8主页被修改..
- 用上Windows 7 Ghost可以安心“退..
- Windows7常见问题 系统故障最突出..
- XP系统涌现“内存不能为read”毛..
- Windows XP下用命令找回丢失的系..
- Vista系统开始菜单命令提示
最新新闻资讯
本周下载排行
- 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3 P..
- Windows 7 Build 7600 16385 RTM..
- 《姗姗来迟软件光盘+飞扬PE工具箱..
- MSDN Windows 7 RTL 7600 Ultima..
- Windows 7 Home Premium (x86) -..
- Windows Virtual PC (x86) - (Mu..
- MSDN Windows 7 Language Pack X..
- Windows 7 Language Pack (x64) ..
- Windows 7 Starter (x86) - DVD ..
- Windows 7 Professional (x86) -..
- Windows 7 Language Pack (x86) ..
- Windows 7 Home Premium (x64) -..
- Windows XP Mode (x86, x64) - (..
- 7127.0.090507-1820_x86fre_clie..
- DMG2ISO
本月下载排行
- 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3 P..
- Windows 7 Build 7600 16385 RTM..
- 《姗姗来迟软件光盘+飞扬PE工具箱..
- MSDN Windows 7 RTL 7600 Ultima..
- MSDN Windows 7 Language Pack X..
- Windows 7 Home Premium (x86) -..
- Windows 7 Language Pack (x64) ..
- Windows 7 Professional (x86) -..
- 7127.0.090507-1820_x86fre_clie..
- Windows 7 Professional (x64) -..
- Windows 7 Starter (x86) - DVD ..
- Windows Virtual PC (x86) - (Mu..
- Windows 7 Ultimate (x64) - DVD..
- Lenovo Windows 7 Ultimate OEM ..
- Windows 7 Home Premium (x64) -..
- 阅览次数: 文章来源: 网络 原文作者: 佚名 整理日期: 2010-01-07
1985至2009 微软系统的发展简史
1985至2009 微软系统的发展简史
早期发展
微软在1985年推出了第一版的Microsoft Windows,因功能不足而不获电脑用户欢迎。它原本称为Interface Manager,但微软的市场主管Rowland Hanson认为Windows这个名字比较能吸引消费者。Windows 1.0并不是完整的操作系统,而是对MS-DOS的拓展,因此亦继承了后者的问题。而且伴随的应用程式功能太过薄弱,无法吸引企业用户。
再者,和Apple间的法律争议限制它的功能。例如视窗祇能平铺在屏幕上,而不能互相重叠,也没有档案回收筒。微软后来和Apple签署一份专利授权协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1987年微软发行Windows 2.0,比起上一版本较受欢迎。主要原因是微软发行“执行时期版本”的Excel 和 Word for Windows,即是程式可于MS-DOS执行,然后自动启动Windows,结束程式时同时关闭Windows。
Aldus Pagemaker的Windows版本亦开始发行,成为Windows的一大支援。电脑历史学家认为这是第一个由微软以外的软件商发行的重要程式,标志着Windows 成功的开始。
2.0x 版本使用真实模式记忆模式,限制了最多祇可运用1M内存。后期再发行两个版本,分别为Windows/286 2.1 和 Windows/386 2.1。Windows/286 2.1 仍使用真实模式记忆模式,但首次支援HMA。Windows/386则使用保护模式记忆模式,加上EMS模拟。
在2.03 版本和后期的3.0版本,Apple指控微软抄袭麦金塔的外观,例如重叠视窗。但在1989年,大部份的指控被撤销。
Windows 3.0 带来的成功
微软在1990年发行Windows 3.0非常成功。除了改进应用程式的能力之外,利用虚拟内存,Windows容许MS-DOS软件有更好的多任务表现。加上个人电脑的图像处理能力改良(使用VGA图像卡),和使用保护模式记忆模式,应用程式能比较容易运用更多的内存。令个人电脑能和麦金塔一较高下。
Windows 3.0 可在真实,标准,和加强模式上运行,而且和所有Intel微处理器相容。Windows 可以检查最佳的运行模式,虽然亦可以强制设定要求的模式。这是第一个在保护模式下执行应用程式的版本。为了和以前的版本兼容,应用程式限制在16位元的环境中,无法使用386微处理器的32位元能力。
多个月后,多媒体版本的Windows发行(Windows 3.0 with Multimedia Extensions 1.0)。它包括第一个声卡/CD-ROM多媒体工具,例如MS Bookshelf。它可作为Windows 3.1多媒体功能的预告。
Windows 3.0是如此的成功,在两年内便卖出超过一千万套,成为微软重要的收入来源。亦令微软更改它早期的计划。
OS/2:另一面的故事
在80年代中末期,微软和IBM合作开发OS/2以取代DOS,设计上会利用286微处理器的保护模式能力,可以使用多达16MB内存。OS/2 1.0 于1987年发行,支援多工和可以运行DOS程式。
但直至1988年发行版本1.1时,才有一个称为Presentation Manager (PM)的图象接口。虽然有些使用者认为它优于Windows,但它的API与Windows不相容。
1989年发行版本1.2,引入名为HPFS的新档案系统,以取代DOS的FAT系统。
在90年代初期,微软和IBM的合作关系开始出现问题。微软希望继续开发Windows,IBM却认为应该把资源放在OS/2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双方同意IBM可以继续开发OS/2 2.0去取代OS/2 1.3和Windows 3.0,而微软则开发一个新的操作系统 OS/2 3.0。
但这个协议很快便决裂,微软和IBM的合作关系亦正式终结。IBM继续开发OS/2,微软则改为开发Windows NT。但根据协议,双方保留使用OS/2和Windows的技术的权利。
下一版本1.3修正一些1.x 的问题。1988年IBM发行版本2.0,这是一个重大的改良,它引入一个称为Workspace Shell (WPS)的面向对象的图象接口,微软在Windows 95中也参考了它。版本2.0也完整地支援32位元,提供优异的多工能力,程式亦可使用多达4G内存。但内部仍有一些16位元代码,例如驱动设备程式也是 16位元的。而且因为IBM保留使用OS/2和Windows代码的权利,所以OS/2 2.0能运行DOS和Windows 3.0 的程式。
在这个时候,谁会胜出这场被称为“桌面战争”仍是末知之数,但OS/2最终还是没办法获得足够的市场接受。
Windows 3.1 与 NT
作为对OS/2 2.0发行的回应,微软开发Windows 3.1,它主要是修正Windows 3.0的一些问题和引入多媒体功能,并加入TrueType向量字型。它不再支援真实模式,只可在80286或后期的微处理器上运行。微软接着发行 Windows 3.11,它实际是Windows 3.1加上其所有的修正。 同时,微软发行 Windows for Workgroups (WfW),它主要改良网络驱动设备程式和协定堆栈,并且支援点对点网络。 使用者可下载TCP/IP 协定堆栈的支援,以连上网际网络。Windows for Workgroups共有二种版本:WfW 3.1 和 WfW 3.11。
这些版本和Windows 3.0一样大受欢迎。虽然3.1x系列仍缺乏OS/2大部份重要功能,例如长档名支援,易上手的使用者桌面,系统保护等。 微软照样横扫操作系统和图象接口的市场,Windows API 成为软件产业的标准。
为了开发Windows NT,微软从DEC聘请 Dave Cutler这位VMS的主要设计师。Cutler曾开发VMS的下一代:Mica,当DEC停止这个计划后,Cutler把Mica的技术和开发团队带到微软。DEC认为Cutler带走Mica的代码,为此微软要付给DEC共1.5亿美金和同意在NT上支援DEC的Alpha处理器。
Windows NT 3.1 的Beta版本初次在1992年七月的Professional Developers Conference出现,在这个会议上,微软宣布有意开发一个操作系统以整合Windows NT和Windows 3.1的后继者(即后来的Windows 95),名为Cairo,但直至Windows XP才能实现。不过Cairo比微软当初想像的要困难得多,所以部份的技术现在还未能完成,例如Cairo面向对象档案系统(类似现在提出的WinFS子系统)。
在NT上开发驱动程式要困难得多,加上Windows NT对硬件的要求太高,而且它的图象接口和Windows 3.1一样及不上OS/2,令Windows NT无法取代Windows 3.1。
但NT优异的网络能力,和先进的NTFS档案系统,令NT极适合服务器市场,Windows NT 3.51 是微软首次进入这个市场的产品,并逐渐夺取Novell的市场。
微软在NT中最大的优势是新开发的32位元API,称为Win32。尽管Windows NT和Chicago之间的架构有很大差异,微软还是许诺Win32 API在它们间有极大相容。
Windows 95
Windows 3.11 后,微软开始开发下一代的操作系统,代号为Chicago。Chicago被设计为完整的32位元系统和支援强制性多工,类似OS/2和Windows NT,以改善Windows 3.11的稳定性。系统多个部份被重新编写或改良。Win32 API被定位为标准接口,但保持Win16相容性。并且引入随插即用的功能和新的使用者接口。
因为相容性,效能和开发时间,微软没有把所有代码改写为32位元,部份仍是16位元。Windows 95 应用程式在保护模式运行,拥有32位元寻址和使用虚拟内存的能力,令程式可使用多达2G虚拟内存,并且理论上避免其他程式影响自己的记忆位址空间。
同时IBM继续发行OS/2,分别为OS/2 3.0 和 4.0(又名Warp)。但是当Windows 95 开始发行时,OS/2逐渐失去市场。
Windows 95 共有五种版本,
Windows 95 Original Release
Windows 95 A - 包括Windows 95 Service Pack 1
Windows 95 B - (OSR2) 包括一些改良例如IE 3.0 和FAT32的支援
Windows 95 B USB - OSR2.1,包括基本的USB支援
Windows 95 C - (OSR2.5) 包括以上所有功能和IE 4.0,是最后的Windows 95版本
OSR2, OSR2.1和OSR2.5并没有对公众发行,而是给与厂商预先安装在电脑上。